宝宝“上火”套路多!妈妈们如何破解?
发布时间:[2022年10月09日] 浏览次数:
最近很多妈妈都在问,宝宝上火了怎么办?
“上火”属中医理论的概念,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。宝宝上火轻则导致腹胀、腹痛、吐奶而影响进食和睡眠,重则导致便秘而引起毒素沉淀,都有可能危害到宝宝的成长发育。
一、宝宝上火的症状
1. 皮肤干燥
宝宝皮肤稚嫩,春季天气稍显干燥,宝宝长期待在湿度低的环境下皮肤容易干裂甚至皲裂。
2. 眼屎增多
宝宝的眼内分泌物增多,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多眼屎,过多会粘住眼睑。
3. 口舌生疮
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嘴角糜烂、干裂,嘴唇起疱疹,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。
4. 消化脆弱
宝宝的消化能力比较脆弱,上火后很容易发生肚胀不适、腹痛、腹泻、大便酸臭、肛门发红等症状。
5. 大便干结
有些宝宝上火后会发生便秘,大便干结引起排便不畅而疼痛哭闹。
二、宝宝上火的原因
1. 内因:宝宝生理因素
中医认为宝宝属于“纯阳之体”,体质偏热,容易因阳火旺盛而出现“上火”现象;而且宝宝的肠胃功能尚处于发育阶段,若是吃了一些比较难消化的食物或是食物搭配不合理,很容易导致食积化热而发生“上火”。
2. 外因:饮食及环境因素
(1) 饮食:过浓的奶类、过甜的饮料、过多的肉类等等,这些高蛋白或高热量的食物都是宝宝“火气”的来源。
(2) 环境:秋季天气干燥,白天黑夜温差大……都会导致宝宝上火。
三、宝宝上火的解决办法
1、作息规律
在起居上父母要保证宝宝有规律、充足的睡眠,注意保持宝宝居室环境的清新安谧,宝宝睡眠质量差比较容易引起上火。
父母也要让宝宝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,及时清理肠道、排出体内“垃圾”。父母注意要让宝宝保持愉快的心情,玩耍活动也不要太过劳累了。
2.饮食清淡
父母平时也要多加注意宝宝的饮食。可以让宝宝多吃些白菜、芹菜、莴笋、茄子等清火蔬菜,少吃或忌吃辛辣、油腻、高热量的食物。
父母平时在宝宝饮食上也要注意营养的搭配,可以多做些营养均衡的菜、温和下火的汤水类食物,或者给宝宝吃应季性的水果。
3.科学喂养
宝宝出生后妈妈最好用母乳喂养,并保证母乳量充足。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,尤其含有丰富低聚糖,能够快速提高宝宝肠道有益菌繁殖,不会导致宝宝上火。
宝宝六个月之后,父母可以根据宝宝情况适当添加辅食了,例如米糊、粥类、米粉等等。
4. 补充水分
父母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,既能补充体内所需水分,也能通过出汗、小便来排出体内废物。若是宝宝不太喜欢喝白开水,家长可以适当在白开水中加点白糖,或是做些果汁类的食物、下火的清汤等。
5. 预防调理
宝宝上火了,家长一定要及时治疗。可以选择臻搭档药食同源的《辅清灵》,专为宝宝去火而研发,清火消炎,运用中药方剂“相互配伍”的原则,清火同时不会伤宝宝脾胃。